美联储出人意料地缩减购债
文: 曾渊沧博士 2014年01月03日 曾渊沧博士专栏
本文写在2013年的最后第2天,目前海峡时报指数竟然比去年年终还低了0.4%,表现竟然差过香港。香港恒生指数上周末收市,仍然较2012年年终高出2.6%,算是聊胜于无。美国道琼斯工商指数就真是世界无敌,至今比去年年底高出25.7%。香港股无力大升,很明显是受累于中国A股的表现。目前上海综合指数比去年年终低7.6%。
新加坡也被中国A股影响,同时也受邻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拖累。新加坡股市今年一度追随美股而升势不错,海峡时报指数一度高见3,464点,与2007年的历史高位3,906点只有11%的距离。但是,当美国于今年5月发出退市讯号后,东南亚诸国及其他新兴工业国就出现严重的资金外流现象,股市与货币汇率一起下跌,导致迄今为止的2013年,新加坡股市竟然跑输香港。投资者当然不能完全无视东南亚新兴国家面对的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也是从东南亚开始的。当时泰铢遭国际大鳄击垮,许多人仍然不知大祸即将临头,依然幸灾乐祸地以事不关己的心态观看这场货币狙击战。
今日的香港,背后是坐拥万亿美元储备的中国,相信大鳄不会轻易进犯。新加坡外汇储备也很强,但是美国已正式开始退市,若东南亚诸国有难,整个区域的经济将会面对巨大的挑战。一旦新的金融风暴发生,储备万日,用在一朝,中国可能通过对外投资,为东南亚受狙击的国家注入大量资金,加强中国在东南亚区域的影响力。投资可以以美元或人民币进行。若以人民币进行,直接对外投资,全球岸外人民币的总额会增加,新加坡这个东南亚人民币岸外中心的地位也会因此而提高。
12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局会议结束,终于宣布退市开始。从2014年1月开始,每个月减买债券100亿美元,由原来的850亿美元减至750亿美元。在联邦储备局宣布退市之前,全球传媒、金融界似乎对这次会议的报导很少,这也相等于全球金融界都没有预期美国联邦储备局会在这次会议上决定退市。在美国联邦储备局宣布退市后,美国股市突然急升,这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退市被当成好事?如果退市是好事,为什么今年5月美国联邦储备局第一次宣布可能退市之后的一段日子,美股大跌?
所谓退市,即减少购买美国政府国库债券及按揭债券。今年5月,美国联邦储备局在开会之后宣布会在适当的时间开始退市。结果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很快地,全球股市暴跌,一些新兴工业国不但面对股市暴跌,连货币汇率也暴跌。新兴工业国中,亚洲国家不少,因此当时所发生的小型金融风暴使人连想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会不会重临。不少新兴工业国,甚至欧洲发达国家的国家领导人都公开表示担忧,并要求美国政府提高退市路线图、决策准则的透明度,以便采取相对的政策。
过去4年多、近5年的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局狂印钞票的结果是全球游资大量增加。这些游资炒起多个国家的股市、货币汇率。一旦美国退市,全球游资不再增加,甚至倒流回美国。这对新兴工业国的金融系统极可能带来伤害。今年第三季所发生的小型亚洲金融风暴就是最佳例子。
美国联邦储备局从今年5月预告退市到近日正式宣布退市,事隔7个月。7个月的时间不短,在这段日子里,有人将5月份的退市预告当成“狼来了”的故事。但是,最后“狼”真的来了。美国股市反而是大幅度上升,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这是许多人意想不到的事。乐观的人认为:美国退市意味着美国经济正在复苏,所以有条件退市。也有人认为:美股在联邦储备局正式宣布退市后急升,是因为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在宣布退市的同时,也向全世界说未来美国联邦储备局的退市行动会是温和的。慢慢地减买国债,预期用一年的时间完成退市,而目前超低利率则会比大家预期的时间维持得更长。目前全球金融界普遍预期的加息日期应该是2015年年底。伯南克是不是暗示加息日子会推后至2016年?是预期不加息的力量推高当日美股的表现?
我的看法是,这一回美国退市,不代表美国经济已经复苏,有条件退市。而是主席伯南克即将退任,这是他最后一次主持联邦储备局议息会议。2009年3月开始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他发明的,他极可能有道义上、历史上的责任要在他任内进行至少一次的退市行动。他在他任内执行退市行动,万一退市后金融市场出现了乱子,他仍然在位,也就能以主席的身份维持大局。换言之,我不认为美国目前有退市的条件,为了不让市场对退市太紧张、太悲观,他也就宣布将来加息会是比预期更久的时间、退市步伐会是温和的。但实际上,明年初他已经退位了,不在其位,能有什么影响力?
12月20日,我参加香港光大“世纪中国论坛”研讨会。参加者包括重量级经济学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林毅夫。很有趣,在谈起联储局退市时,林毅夫也认为这次退市的原因,是伯南克为了完成其历史责任,美国可能仍未具备退市的条件。不过,尽管我认为美国经济的复苏依然缓慢,但是美国企业赚钱的能力的确在增加。理由是成本已大幅下降,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的超低利率使到资金成本下降;二是过去几年大规模地削减库存,库存就是成本;三是压抑工资成本,压抑方法是通过裁员、冻薪而达到。是金融海啸带来经济衰退,经济衰退给予企业打败强大工会的机会。
伯南克发明量化宽松绝招,把全球投资银行从破产边缘救回来。现在投资银行再度赚大钱,美国政府也没有因为当年高复杂性的衍生工具导致金融海啸,而下令禁止衍生工具的发展、推行。不过,监管加倍严格。12月19日,我到深圳出席前海论坛时,一名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的高层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他说为了应付监管,他工作的那家投资银行在过去几年,新聘用的律师竟然高达5,000人。前海论坛最主要的发言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他是重量级经济学家,并对人民币走向国际、自由兑换很有信心,认为习近平会加快相关步伐。不过,在中国推动金融开放、创新的同时,过去几天,中国各大小银行拆息抽升,股市受压,一场新的钱荒恐慌又再出现。不过,我认为中国的所谓钱荒,相信短期之内必然解决,因此每逢钱荒,应是趁低吸纳的好时机。
Source/Extract/Excerpts/来源/转贴/摘录: 新加坡股市资讯网
Publish date:03/01/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